第116章:伤痕
ps.读者1群已经满了,大家可以加读者2群:1081405719 。
林卫东回到屋里躺下,感觉不怎么困,就去床头柜上拿了本书,有一眼没一眼地翻着。
房间里的书很多,除了一些传统书籍之外,还有许多伤痕文学类的作品。
所谓的伤痕文学,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,在华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。
而安妮出版的第一本书《告别薇安》,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也应该算是一部伤痕文学作品,她也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。
因为她的文字,就像青春的残酷物语,流浪、自杀、堕胎,格调永远灰暗、颓废、阴郁,小三、肉体出轨和精神出轨层出不穷,甚至还有很多打着爱的名义的堕落滥交……
以二十年后的标准来看,就是严重的三观不正,但以当下年轻少年不知姆艾的年纪来说,简直惊为天人——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小说!
相对于他们一潭死水一般没有波澜和悬念的青春,相对于我们模板化的思维方式,相对于他们每天上学放学两点一线的刻板生活方式,她书里的一切,简直就是许多年轻人梦想里的样子。
不过,林卫东是不怎么喜欢这种所谓伤痕文学的,因为他看安妮的《告别薇安》,就像看郭敬明的小说一样,风格特别相似。
平日里书可以拿来催眠的,不知道为什么,今日却失灵了,林卫东翻来覆去过了好久,都没能睡着。
凌晨三点,安妮醒过来,觉得口渴,就去客厅倒水喝。
这是安妮的一个习惯,安妮光着脚轻轻地走到客厅里,她没有开灯,窗外很大的风声。
可是林卫东躺在床上,还是听到了客厅的动静,以为屋里进贼了,立刻从床上爬起来,打开灯和房门,不安地问道:“安妮姐,是你吗?”
安妮转过头,沿着房间里的灯光,看着依在门边林卫东好一会儿,才淡淡的说:“你还没睡啊?”
确定客厅里的人是安妮,不是什么小偷之类的,林卫东也松了口气,苦笑着说:“我睡不着,失眠了。”
看着林卫东,安妮突然想起,自己喝完酒,在沙发上眯着眼睛躺了一会,然后什么都不记得了,就问林卫东:“我是怎么回房间的?”
林卫东也没隐瞒,直言不讳地道:“是我抱你回去的。”
安妮又问:“你抱我回房间?怎么抱的?”
“就那样抱啊,还能怎么抱。”林卫东笑着说。
安妮微笑地看着他:“那你再抱我一次……”
林卫东傻了,甚至还有点受惊,诧异地看着安妮:“这……为什么呀安妮姐……你在和我闹着玩吗?”
“不是”安妮摇了摇头,笑着说:“我想知道你怎么抱我的,我重吗?”
“不重啊,很轻。”林卫东坦然道。
安妮接着又道:“那你现在抱我回房间。”
林卫东挠了挠头,说实话,活了那么长时间,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,感觉都快不认识安妮了都。
虽然安妮长得也不漂亮,但是以她目前的收入和能力,要在上海找个男朋友,完全是轻而易举的。
可是另一方面,林卫东又觉得奇怪,因为他之前跟宁财神聊天的时候,也听宁财神聊过她,她现在好像没有交往的男朋友。
刚进榕树下的时候,宁财神也曾经尝试着泡过安妮,可是安妮觉得他长得太丑,很干脆的拒绝了,这件事到现在想起来,还是宁财神心里的一阵痛。
林卫东实在想不通,就问她:“安妮姐,你喝醉了吧,酒还没醒是不是?”
安妮收起笑容,凝视着林卫东,又问了一句:“你到底抱不抱?”
林卫东咽了咽口水,茫然的看着她,此时此刻,她的脸像一朵花,在黑暗中散发清冷的光泽。
不过,林卫东考虑到,之前也看过安妮的伤痕文学作品,里面的内容有很多关于性的描写,堪称文艺界的伤痕女司机。
而且,安妮除了工作的时候比较严肃正常之外,其实她大多数时候,都是一个腼腆的女人,不怎么跟人打交道,甚至还有点孤僻,心里也就不再那么纠结了。
“抱!”林卫东说着,就把安妮抱了起来。
林卫东打开门的时候,房间里一片漆黑,他们在黑暗中沉默地对视了几秒。
“安妮姐,我回去了,”林卫东说完,看着安妮。
安妮面却无表情地看着林卫东,然后突然地把门关上。
林卫东想跑,可是又觉得那样太胆小了,就又留了下来……
(番外)
林卫东温柔地亲吻她,她闭着眼睛。
“他去英国已经两年。”
林卫东也不记得,最后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中陷入沉睡。
她仰起如花般盛开的脸,说:“我不会带给你任何麻烦,孤城,你是自由的。”
说完,她的眼泪从眼角滑落,林卫东的手指轻轻地颤动了一下,黑暗中眼泪的温度,超出了他的记忆。
第二天醒来的时候,窗外正下着雨。
林卫东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,已经是12点了,从床上爬起来,搀着腰,走到客厅,然后坐在沙发上,默默地点了根烟。
回想起昨晚发生的一切,林卫东至今还有点恍惚,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,那么的虚幻,那么的不真切。
而且,林卫东在跟安妮在床上的时候发现,她好像有点属性,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。
过了一会儿,安妮提着一袋打包的外卖,从公寓外面回来。
林卫东看了她一眼,她穿着洗旧的牛仔裤和黑色T恤,瘦瘦的手腕上套一大串暗色的银镯,头发漆黑浓郁,光脚穿绕着细细带子的麻编凉鞋。
ps.。
ps.感谢小小虾米呀、别天天拉稀、蝉在叫康吃掉、你的大嘴嘴、书友20200311180946629五位小伙伴的打赏鼓励,感谢每一位喜欢本书的小伙伴,谢谢你们。